发表时间: 2024-12-26 13:50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“医生,我今天量血压,右手130/85,左手120/80,这到底哪个才算数啊?”
作为一名医生,这种问题我一天能听十遍!血压这玩意儿,真有点“脾气古怪”:早上一个数,晚上一个数;右手一个数,左手还不一样。这让不少人测完血压后,陷入深深的怀疑:“我到底是正常,还是已经‘高’了?”
别急,今天我们就好好聊聊:什么时候测血压最准?该测哪只手?还有哪些“白测”的坑,你踩了没?
先来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:全球每年有近18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,其中,高血压患者是“大头兵”!如果你的血压长期“超标”,心脏、脑血管、肾脏都会跟着遭殃,甚至可能直接引发致命的心梗或脑卒中。
但更扎心的是,近半数高血压患者对自己的血压状况一无所知,有些人哪怕知道自己血压高,也不当回事,觉得“测不测都一样”,还美其名曰“佛系养生”。结果呢?等到问题严重了,才追悔莫及。
所以,测血压不仅要测,还得测得准!下面,我们就从头捋清楚这个问题。
很多人量血压,想起来就测,甚至吃完火锅、一顿小酒下肚后,随手一量:“哎呀,血压高了!完了完了!”
其实,这种测法完全不准,原因很简单:血压值是“动态”的,早晚有波动,受情绪、饮食、运动等影响很大。那么,什么时候测最准呢?
答案是——清晨起床后1小时内,排空膀胱,安静状态下测。
为什么呢?因为清晨是血压的“高峰期”,这个时候测出来的数据,最能反映血压的真实水平。而且,清晨血压还和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,很多突发性心梗、脑卒中都发生在这个时间段。测准了,才能“防患于未然”。
很多人纠结:到底该测哪只手?其实,血压左右手会有差异,这很正常。因为左右手的供血不同,动脉血管的阻力也会略有差别。
那么,到底该测哪只手呢?专业指南告诉我们:初次测血压时,两只手都要测!如果左右手血压差值在10 mmHg以内,选高的那只手作为日后测量的“主力手”。
但如果两只手的血压差超过了15 mmHg,那就不对劲了!这可能提示动脉狭窄或其他血管问题,需要及时就医检查。
有些人看似每天认真测血压,还记得清清楚楚,但其实,测出来的结果可能根本不准!为什么呢?很可能是踩了以下5个“白测”坑:
1. 坐姿不对,血压全乱套
测血压的时候,很多人随便找把椅子一坐,甚至翘个二郎腿,手臂随意垂着,直接开测。结果呢?数据偏高!
正确的姿势应该是:坐姿端正,双脚平放在地上,手臂和心脏保持同一水平。特别注意,手臂要有支撑,不能“悬空”。
2. 袖带位置不对,血压“偏离轨道”
血压计的袖带要绑在上臂,位置别太高也别太低,以肘部上方2厘米为准。如果袖带绑得太松或太紧,测出来的数据都会“跑偏”。
3. 测得太快,血压“假高”
很多人测血压心急,刚坐下就按开关,结果血压直接飙到140/90以上。这实际上是因为身体还没完全放松,血压自然会高一些。
建议:测血压前,先静坐5分钟,让身体彻底安静下来,再开始测量。
4. 只测一次,忽略了“波动”
血压不是一成不变的,短时间内可能会上下波动。如果只测一次,很可能测不准。正确的做法是:每次测量至少测3次,间隔1分钟,取平均值。
5. 仪器不准,血压白测
很多人买了血压计后,从不校准,甚至用了好几年也没检查过它是否准确。结果呢?仪器早就“罢工”,测出来的数据全是错的!建议每隔半年到一年,拿血压计去医院校准一次,确保它的准确性。
测血压这件事,看似简单,但里面的门道可不少。测得准,才能早发现问题,早干预,早治疗。否则,测得再多也是“白忙活”。
最后提醒大家:35岁以上的成年人,建议每年至少测一次血压;如果已经确诊高血压,最好每天都测,并记录在案。
血压就像身体的“警报器”,不要忽视它,也不要随便测。掌握科学的方法,避开那些“白测”的坑,才能真正守护好自己的健康。
毕竟,健康的身体才是你“续命”的本钱嘛!
参考文献
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(2020年修订版)》
WHO官方网站:https://www.who.int
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(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)